小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梦想:希望自己拥有“特异功能”,可以拯救世界。
就像钢铁侠一样,只需要按下胸前衣服上的按钮,就能瞬间披上战甲,变得无所不能。也许在未来,我们拥有“特异功能”也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今,在智能手机的创新逐渐走弱及其市场容量也接近饱和的大背景下,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智能终端产业的下一个热点。而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未来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但是,对于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而言,电池对其设计和功能有很大影响,由于常规锂电池比较笨重,难以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大规模使用。因此,在过去的数10年中,如何提高可弯曲锂电池(纺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柔韧性、机械强度和循环稳定性等性能,一直是科学家争相研究的热点课题。
近日,由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为解决短纤维锂离子电池(长度只有几厘米)在连接中会损害纤维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的问题,研发出了一种长纤维锂离子电池(fibre lithium-ion batteries,FLIB),并制作了一种不仅可以为手机等外部设备充电、还可以监测人体健康的智能夹克。